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

为什么我的孩子说话比别人晚

2018-05-29  东方启音  浏览:9720

  很多家长会问: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不能模仿老师做操?为什么妈妈摔倒了我的孩子不会安慰我反而会笑?为什么别的孩子有礼貌我的孩子行为总是很“原始”?为什么我的孩子说话比别人晚,而且长句组织困难?为什么别的孩子交朋友很顺利,我的孩子喜欢人家就推人家?

为什么我的孩子说话比别人晚

  你需要了解一下自闭症儿童的本质问题:“镜像神经元”功能。

  1 镜像神经元是神马?

  人类有一群被称为“镜像神经元”的神经细胞,激励我们的原始祖先逐步脱离猿类。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为,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,由此逐渐发展了语言、音乐、艺术、使用工具等等。这是人类进步的最伟大之处之一。

  在生活中,看到别人在干什么,就好像自己也在干同样的事情一样:看到别人在吃东西,自己的口水就来了;看到别人打球,你就浑身是劲……为何会有这样潜移默化的作用?科学家发现,原来都是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在起作用。镜像神经元是近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。有些研究者甚至大胆地断言:“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,犹如DNA之于生物学。”

  大部分自闭症谱系儿童,其镜像神经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,表现为模仿能力缺失。

  2 理解他人意图

  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那些自己无法做到的行为,比如毫无障碍的观看体育竞赛、极限运动,或者电影中的3D特效,是因为大脑能够把这些行为投射在镜像神经元上,镜像神经元收到信号后会被激活,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别人的行为。

  脑中的神经元网络,一般相信是储存特定记忆的所在;而镜像神经元组则储存了特定行为模式的编码。这种特性不单让我们可以想都不用想,就能执行基本的动作,同时也让我们在看到别人进行同样的动作时,不用细想就能够心领神会。

  小张在瞬间就理解小王的举动,是因为该动作不只发生在他眼前,实际上也同时出现在他脑中。值得一提的是,传统探究现象学的哲学家早就提出:对于某些事,人必须要亲身体验,才可能真正了解。对神经科学家而言,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,为该想法提供了实质基础,也明显改变了我们对人类理解方式的认知。

  3 体验他人情感

 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,镜像神经元就会激活,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,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。在通过镜像神经元理解他人感情的过程中,,观察者直接体验了这种感受,因为镜像机制使观察者产生了同样的情绪状态。当人经历某种情绪,或者看到别人表现出这种情绪时,他们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都会活跃起来。换句话说,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历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,从而启动了一种直接的体验式理解方式。

 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时,自己也会被感染,而当别人大笑时,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发出笑声。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,患有自闭症的人,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受到了损害。

  4 语言建立基础

  儿童学习语言,丰富的语言环境固然是重要的外因,而自身的模仿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内在原因。否则,环境语言再丰富,儿童也不能通过模仿学会语言。

 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心理学家帕特丽夏·格林费尔德表示:“镜像神经元为文化的进化和演变提供了强大的生物学基础……如今我们知道,镜像神经元能够直接吸收文化。每一代人都是通过模仿、观察,来教育下一代人的。”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学家迈克尔·阿尔比指出,人类的语言就是建立在镜像神经元的基础上的。阿尔比教授认为,复杂的手势以及人类在说话时舌头和嘴唇的运动,都是基于同样的原理。

  5 模仿:儿童的学习方式

  镜像神经元也为人们观察儿童学习的过程提供了线索。华盛顿大学的安德鲁·梅尔索夫教授通过研究发现,刚刚出生仅几分钟的婴儿,在看到大人伸出舌头时,就能做出同样的动作。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,人类儿童都喜欢模仿。安德鲁教授说,儿童的镜像神经元使他们能够观察其他人的动作,并模仿看到的东西。

  镜像神经元也许是模仿他人动作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,从而使得镜像机制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多层面交流与联系的桥梁。与大脑中储存记忆的神经回路相似,镜像神经元似乎也为特定的行为“编写模板”。有了镜像神经元的这种特性,我们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基本动作,在看到这些动作时,也能迅速理解,而不需要复杂的推理过程。

  在猴子、人类的大脑中,都存在镜像神经元。不论是自己做出动作,还是看到别人做出同样的动作,镜像神经元都会被激活,也许这就是我们理解他人行为的基础。如果破坏整个镜像神经系统,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:认知能力严重下降,以至于无法对刺激作出反应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