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师专题
常有家长跟我反映:崔老师,您老说要泛化技能,怎么才能好好泛化呀?
孩子在这里学会的技能,为什么很快就忘了?
在这里能好好安坐,在外面就到处乱跑?
在这里能说得很流利,叫他在亲戚面前展示就不会用了?
其他孩子进步迅速,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卡在某几个进度反反复复?
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学以致用呢?今天,分享给大家广州STAR中心的Coach吕世康老师的文章,给众多父母们消解疑虑~
图示右四为吕世康老师2018年赴美国进行STAR课程升级培训
文丨吕世康
广州维多利中心 STAR Coach
座右铭: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。
人生如戏——
在家庭训练中加入情境化学习
“好的言语治疗师,一定是一个好的演员。”
在我进入东方启音的时候崔老师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,让我印象深刻。今天,我希望把这些年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:如果说言语治疗师是演员,那么家长的角色,就是孩子人生大戏中的专业导演了。
一直以来,泛化和运用的问题困扰了无数家长:“孩子在老师面前学会的能力,到了家里或者其他人面前,就不会用了”。归根到底,相比起“没学会”或者“不会用”,我们更倾向于定义为“不知道”。
在教育中,我们总是习惯了各种各样的“理所当然”:
“他会听老师的指令,当然也会听我们家长的指令啦”,
“他能回答我们的问题,当然也能回答别人的问题”。
但是当一件事情中的情景变了、人变了、方式也改变了,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,孩子出现的不适应,就不足为奇了。
怎么能够更好到地帮到孩子们呢?各位,是时候发挥我们的导演天赋了。
合理的情景设置将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泛化已有能力(尤其是理解能力欠缺的孩子),下面我们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。
“孩子在许多场合,都能好好安坐吗?”
Action one
小剧场1:在幼儿园坐好不乱跑~
坐好=课室坐好=吃饭坐好=搭地铁坐好….
当孩子已经能够学会坐好,其实并不一定意味着在幼儿园就能好好表现,更多的是,孩子不知道在开放的环境中需要安坐。
所以在进入到幼儿园之前,我们需要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(例如:家、机构)融入集体活动,学会在更多干扰和开阔的环境下安坐。让孩子知道:原来除了一个人的时候要坐好,很多人的时候,也需要坐好。
“见到叔叔阿姨,孩子会主动打招呼吗?”
Action two
小剧场2:和别人打招呼~
如果孩子已开始在见到老师或回到家的时候,和特定的人打招呼,那么,是时候对这个社交行为制定更高标准的要求了。
地点:大街上
人物:找一位孩子没见过的朋友,配合演出。
家长可以事先邀请一两个相熟的朋友帮忙,扮演“茄哩啡”(粤语音译,意为跑龙套),“假装”和孩子见面,通过我们简单的提示,让孩子学习打招呼,一旦孩子完成了这个小任务,“茄哩啡”及时给予孩子合理的奖励和回应。
这会让孩子知道:原来和别人打招呼,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哦!
“孩子会勇敢说‘不’吗?”
Action three
小剧场3:学会拒绝他人~
当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语言能力(至少能仿说),除了学习简单的需求表达,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拒绝。比起让孩子学会拒绝家人,更重要的是学会拒绝别人、保护自己。
所以,家长给孩子安排一个“坏人蜀黍”,在孩子说出“不要”的时候停止不当行为(抢玩具、过分亲密的拥抱等),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地点:游乐场里
人物:找一位孩子没见过的朋友,配合演出。
-被抢玩具了...-
(温馨提示:记得孩子说“不要”以后就马上停手哦,如果没有停手,孩子就会学习到:说了“不要”也不停手,那么说了也没用。)
-未经同意,被过分亲密的拥抱..-
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,只要用心,教育孩子的机会在生活中无处不在,期待大家的精彩剧本哦!
不会导演的治疗师不是好爸妈!看完了吕老师的分享,大家是否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呢?
其实,对于能力程度相对较弱的孩子,情景化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理解和学习,让他们更能加深记忆,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。
更多的剧本,由你们带领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索挖掘,让孩子收获技能满满!